01、虚拟化发展简史
01、虚拟化发展简史
第一阶段:Linux 服务器
服务器是指部署在数据中心、运行完整操作系统的物理计算机。
Linux 作为一种操作系统,其服务器在功能上与 Windows 服务器类似,均用于在网络或分布式环境中为用户提供各类服务,例如:访问服务器、文件服务器、数据库服务器、通信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等。
常见的 Linux 服务器发行版主要包括 Debian 系(如 Debian、Ubuntu)、Red Hat 系(如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、CentOS)、SUSE、Rocky Linux,以及国内的麒麟、欧拉等。同一类别的发行版在使用方法上通常较为相似。
优点:
- 稳定性高: Linux 系统本身不易崩溃。即使个别进程或服务出现问题,通常也不会导致整个系统宕机。
- 安全性强: Linux 具备优秀的机制来抵御恶意软件的入侵,有效保护系统整体性能。
- 耐用性好: Linux 服务器能够长时间持续稳定运行(例如连续运行一年),性能衰减较小。
- 成本优势: 绝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可免费获取和使用,也能安装在个人电脑上进行学习或开发。
第二阶段:虚拟机 (VM)
虚拟机 (Virtual Machine, VM) 是指通过软件模拟实现的、具备完整硬件系统功能、运行在完全隔离环境中的逻辑计算机系统。简而言之,它允许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独立的“虚拟计算机”。常见的虚拟机技术/平台包括:VMware Workstation/Vsphere、VirtualBox、KVM、Hyper-V、Xen 等。
优点:
- 资源利用率高,成本经济: 在单一物理主机上运行多个不同操作系统的虚拟机,相比为每个系统单独配置物理服务器,显著节省硬件成本。
- 强隔离性: 虚拟机与宿主机操作系统以及虚拟机之间相互隔离,虚拟机内的操作不会影响宿主机或其他虚拟机的运行。
第三阶段:容器化 (Containerization)
容器是一种轻量级的操作系统级虚拟化技术(沙盒技术)。其主要目的是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(库、配置文件等)打包在一个隔离的环境中运行,并确保该环境可以轻松地在不同的宿主机之间迁移。
形象地说,容器就像一个标准化的“集装箱”,里面封装了应用运行所需的一切。开发人员可以将这个“集装箱”部署到任何支持容器的机器上,应用都能以预期的方式运行。
优点:
- 环境一致性: Docker 等容器镜像提供了除内核外完整的运行时环境,确保开发、测试、生产等不同环境的高度一致性,有效避免了“在我本地环境是好的”这类问题。
- 高效迁移与部署: 实现了“一次构建,随处运行” (Build Once, Run Anywhere),极大地简化了应用的交付和部署流程。
迈向容器化时代
因此,我们迎来了以容器化为核心的现代应用部署时代。当前主流的容器技术是 Docker 和容器编排平台 Kubernetes (k8s)。
所以,欢迎进入容器化时代,目前主流容器,分别是:Docker,k8s(kubernetes)
重要说明:
- Kubernetes 1.24 版本及之后版本默认使用 containerd 作为容器运行时。
- Kubernetes 1.24 版本之前版本默认使用 Docker 作为容器运行时。